1、成都是否存在捆绑销售装修
是的,成都有存在捆绑销售装修的情况。
在成都,一些开发商在销售新建商品房时,会要求购房者必须购买开发商指定的装修服务,否则不能购买房屋。这种行为被认为是捆绑销售,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政策:《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违反规定,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购房人接受或者放弃物业管理服务等其他相关服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二条规定,经营者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如何维权:
如果消费者遇到捆绑销售装修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维权途径:
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案例:2023年,成都市住建局对6家涉嫌捆绑销售装修的开发商进行了查处,并责令其立即整改。
消费者注意事项:
购房前详细了解合同条款,谨防捆绑销售。
如果遇到捆绑销售,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保留证据,如购房合同、开发商宣传材料等。
2、成都又一家装修卖场要上市了 但它的出租率却在下滑
成都又一家装修卖场要上市 但其出租率持续下滑
尽管成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但当地的装修卖场却面临着严峻挑战。近日,有消息称成都一家大型装修卖场拟于近日递交招股书,冲击A股市场。令人担忧的是,该卖场的出租率却在逐年下降。
据了解,该装修卖场位于成都某核心商圈,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较高的知名度。随着近年来实体零售业的持续低迷,该卖场的出租率却出现了明显下滑。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该卖场的出租率已从70%下降至不到50%。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该装修卖场出租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
电商冲击:随着线上购物的普及,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线购买家居装修用品。这使得实体装修卖场的客流大幅减少,出租需求随之降低。
竞争加剧:近年来,成都涌现出大量装修卖场,加剧了行业竞争。这些新兴卖场往往拥有更时尚的装修、更齐全的产品线和更优惠的价格,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疫情影响:新冠疫情对实体零售业造成了重大冲击。封控措施和消费者消费意愿下降导致该装修卖场的客流和出租率进一步下滑。
该装修卖场的上市计划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担忧。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出租率持续下滑的情况下,该卖场的盈利能力堪忧,其上市前景不容乐观。该卖场的上市也可能加剧行业竞争,导致其他装修卖场生存压力增大。
成都装修卖场市场竞争激烈,实体门店面临着来自电商和新兴卖场的双重冲击。该装修卖场的出租率下滑凸显了行业发展的困境。其上市计划能否顺利进行,还有待时间检验。

3、成都17家被投诉的装修公司
1. 成都市锦江区博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2. 成都市青羊区凯胜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3. 成都市金牛区金广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4. 成都市武侯区宏远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5. 成都市高新区茂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6. 成都市龙泉驿区春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7. 成都市青白江区好运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8. 成都市郫都区兴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9. 成都市双流区盛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0. 成都市金堂县嘉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1. 成都市崇州市泰和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2. 成都市都江堰市华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3. 成都市彭州市富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4. 成都市郫县华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5. 成都市温江区天宝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6. 成都市崇州市天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7. 成都市金堂县富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注意:此信息可能已经过时。为了获得最新信息,建议您访问成都市消费者协会或相关政府部门网站。
4、315曝光成都装饰公司
315 曝光成都装饰公司
案例 1:这家装饰公司用劣质材料,导致房子多处漏水
业主王先生在 2021 年 10 月委托成都某装饰公司进行房屋装修。
合同约定使用指定品牌防水材料,但公司实际使用了劣质材料。
装修完成后,房屋多处出现漏水,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王先生多次联系装饰公司,但对方推卸责任,拒绝维修。
案例 2:这家装饰公司虚报报价,拖延工期
业主李女士在 2022 年 2 月委托成都某装饰公司进行房屋装修。
初次报价为 10 万元,但装修过程中,公司以各种理由不断追加费用,最终费用高达 15 万元。
公司还拖延工期,原定 3 个月完工,实际用了 5 个月。
案例 3:这家装饰公司设计不合理,造成房屋空间浪费
业主张先生在 2022 年 7 月委托成都某装饰公司进行房屋装修。
公司设计不合理,导致房屋空间浪费严重。
例如,主卧空间过大,书房空间狭小,厨房动线不合理。
张先生多次提出修改建议,但公司以设计已定拒绝更改。
消费者维权建议:
选择信誉良好的装饰公司,查看其资质和口碑。
签订装修合同时,仔细阅读条款,明确材料品牌、工期和保修期。
装修过程中,及时检查材料和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如发生纠纷,可向消费者保护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