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修公司用假材料怎么处理
处理装修公司使用假材料的步骤:
1. 收集证据:
拍摄假材料照片或视频,包括清晰的细节照片。
索取材料的样品或材料清册。
保存与装修公司之间的沟通记录,包括电子邮件、短信和聊天记录。
2. 沟通和协商:
与装修公司联系,说明您发现假材料的情况,并提供证据。
表达您的担忧并要求提供解决方案。
要求装修公司提供更换真材料的计划,并明确完成时间表。
3. 协商失败:
如果装修公司拒绝更换真材料或提出不可接受的解决方案,请采取以下步骤:
起草一份正式投诉信,详细说明情况并附上证据。
联系当地消费者保护机构,提交投诉。
考虑联系律师,探讨您的法律选择。
4. 法律行动:
在某些情况下,您可能需要诉诸法律行动。
虚假广告或误导性陈述:如果装修公司在广告或合同中宣称使用真材料,但实际上使用了假材料,这可能构成虚假广告或误导性陈述。
合同违约:如果装修合同明确规定使用真材料,但装修公司违反了合同,这可能构成合同违约。
消费者欺诈:如果装修公司故意使用假材料并欺骗消费者,这可能构成消费者欺诈。
预防措施:
在雇用装修公司之前进行彻底的研究。
检查公司是否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参考资料。
仔细阅读装修合同,确保明确规定所使用的材料。
在装修过程中,定期检查材料,并对任何怀疑假材料的情况提出质疑。
2、装修材料用假的触犯法律那些责任
装修材料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所触犯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140条的规定,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是指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商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民事责任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消费者因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损害的,有权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消费者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不成,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经营者故意隐瞒商品或者服务信息,或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消费者要求赔偿损失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行政责任
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对不能没收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伪造、擅自印制或者使用他人产品质量标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没收非法印制的标志或者违法复制的标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处罚加重
对于在下列情形下生产、销售伪劣装修材料的,将从重处罚:
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
使用国家名优商品、驰名商标、知名品牌等虚假标志的;
伪造、擅自印制或者使用国家检验机构认证标志的;
在重要工程或者公共场所使用的;
销售假冒伪劣装修材料超过国家标准的;
被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的。
3、装修公司的材料都是从哪里进货的
装修公司的材料进货渠道主要有:
1. 建材市场:
各种建材商品齐全,选择范围广。
价格透明,方便对比。
部分建材市场提供送货服务。
2. 工厂和供应商:
直接从生产厂家拿货,价格更低。
可定制特殊规格或款式。
运输时间较长,需要提前预订。
3. 经销商:
代理特定品牌的建材。
价格会比直接从厂家拿货高一些。
售后服务相对完善。
4. 网上商城:
提供丰富多样的建材选择。
价格透明,方便对比。
部分商城提供送货服务。
5. 回收市场:
购买二手建材,价格低廉。
需要仔细检查材料质量。
运输和安装可能存在问题。
6. 样板间:
装修公司自有的样板间,展示各种建材款式和效果。
方便客户直观了解材料。
价格往往比其他渠道高。
选择材料进货渠道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价格
质量
可靠性
售后服务
便利性
4、装修用假材料该给谁打电话举报
您可以举报给以下部门:
1. 市场监督管理局 (工商局):负责市场秩序监管,打击虚假宣传、以假冒真等行为。

2.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建委):负责监督房屋建筑质量和装修管理。
3. 环境保护局 (环保局):负责监督装修中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
4. 卫生监督所 (卫监所):负责监督装修中饮用水卫生和室内空气质量。
5. 消费者协会 (消协):接受消费者的投诉,维护消费者权益,可以协助消费者举报装修欺诈行为。
举报方式:
电话举报:拨打上述部门的举报电话。
书面举报:写信或提交举报材料到相关部门。
网上举报:通过相关部门的官方网站或举报平台提交举报信息。
举报时需要提供以下信息:
装修项目地点
装修公司名称
违规行为的具体描述
相关证据(如发票、合同、样品等)
举报人联系方式(自愿提供)